文化志愿者
详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大家好!

平顶山的文化志愿服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效能,有力推动了平顶山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一、坚持人才队伍引领

要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效能,人才队伍是基础,我局高度重视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长期向社会广泛招募具有一定特长、奉献精神、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作为文化志愿者,目前,涵盖十多个领域的文化志愿者已达13000余人,分类建立文化志愿者人才库,目前入库人数达120余人,不断加强文化志愿者培训力度,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制定了《志愿者管理制度》、《社会团体组织管理制度》。每周都有专家免费指导训练、排练,不定期请省专家辅导,做好文化志愿者的注册登记、协议签订、培训上岗、开展服务、评价激励等工作。

二、坚持活动贴近生活

平顶山在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中,以群众对优秀精神文化的迫切需要作为志愿服务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依托“阳光工程”、“圆梦工程”“茉莉芬芳”“鹰城名家讲读音乐会”“朗读鹰城”等公共文化载体,举办3万余场次各类文化活动,参与文化志愿服务人员10万多人次,33个试点村寻找到114名村民们如意的“村宝”培养造就 “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爱”村宝队伍。依托“乡村音乐厅”建设,动员全市561名“乡村音乐厅”文化志愿者和732名“寻找村宝”文化志愿者做好宣传、创作等志愿服务。4月2日《人民日报》以“挂起锄头唱大戏,农家院里办剧场”为标题对全省及我市村宝活动“乡村春晚”等活动进行专题报道,随后《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我市村宝活动进行深度追踪报道。

我市各县(市、结合“村宝活动”,共组织举办95台“乡村春晚”,老百姓演身边人,说身边事,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成为接地气的百姓舞台

三、坚持服务效能提升

我局通过专题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唱响村戏、村歌,同绘村画、共享村晚”等优秀文化活动。为“河南省文化志愿服务乡村行”及更多村宝和文化志愿者搭建集中展示平台,进一步提升“村宝活动”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努力提升文化志愿者工作效能。公共文化服务在乡村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文化旅游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放大了志愿服务能效,发挥了志愿服务的带动作用唤醒基层和乡村丰富的文化矿藏,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由“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农民“创建文化”的转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精神,培养扶持基层文化志愿者队伍,发挥群众自办文化积极性,推动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更好满足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谢谢大家!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