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子河村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瓦屋镇西2公里处,交通便利有S242线穿过,二广高速设有出入口。村北有千年古刹雷音寺,楚长城遗址、阿婆寨自然景区;南有金汤温泉滑雪场、大潺寺;西有国家森林公园九峰山,东临千年古刹观音寺,林丰山庄。
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78户,1957人,耕地仅有2000余亩,林地7000余亩,森林覆盖率78.8%。过去“七山一田两条河”是祖祖辈辈人们对这个穷山村的形象描述。
——“乡村音乐厅”让穷山村找寻到了通往致富道路的坐标。
楼子河村山清水秀,大自然滋润的淳朴山里人当中,有一位酷爱文化的男子汉,他便是村支部书记周营贤。自当上村支部书记后,他一直想,要是把山村文化搞起来该多好! 2016年12月16日,河南省首批“乡村音乐厅”在该村启动,从此,楼子河村找寻到了另一个通往致富道路的坐标。
三年多来,周营贤带领村民走文化扶贫脱贫之路,大力开展“乡村音乐厅”建设,举办快板、葫芦丝、足球、舞蹈、广场舞等培训辅导,受益群众约526人次,不少村民学会了舞蹈、弹电子琴等专长;组织村民创作了23个充满乡情、乡音、乡味的文艺作品,举办乡村“春晚”、节庆演出、文化课堂计57场次,受益群众达45000多人次;2019年乡村“春晚”面向全国直播。音乐快板《喜气充满楼子河》分别在县市省演出,获得一致好评。
去年四月份,楼子河村“乡村音乐厅”又结新硕果。成立了一支由百人组成的“河南公益无限楼子河农民艺术团”,吸引了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加入,现在艺术团成员已发展到132人,成立5个分团。通过自编自演的小品、快板、鼓乐、三句半、曲艺、舞蹈、唱段等文艺节目,使“乡村音乐厅”成了广大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村民们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老周啊!我看你太累了,咱别干了好不好?
周书记知道村民们太需要一个文化舞台了!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早日建成村民们梦寐以求的文化舞台,他带领村干部做了大量工作,也默黙地承受着误解和委屈…,一天,精疲力尽的周书记回到家偷偷的抹眼泪,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老周啊!我看你太累了,咱别干了好不好?咱楼子河要是遇上个大老板,给咱村办个工厂,能让村民们多俩钱花,也算是个正事儿”妻子说。儿子埋怨:“你一天到晚忙忙忙,家里啥都不管,城里剧团演出,演员住咱家,文化志愿者有的也住咱家,又管吃又管住,俺妈都累成啥了,你一个武汉毕业的老大学生非要回到家乡,也不着你图个啥!”
周书记明白,为了根本改变穷山村的面貌,让乡亲们日子更快乐、生活更和谐,他擦干泪水,顶着压力,带领乡亲们在文化兴村、文化富村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村民夸赞:如今美丽的小山村,都缘于“村宝”周营贤。
去年 8 月的一天,“寻找村宝——河南省首届大型文化志愿公益活动”的消息传到了楼子河村后,村民们围绕“村宝标准”热烈讨论,纷纷发言,村民雷琴说:咱村王石磙是有名的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应是理所当然的“村宝”。张强说:周书记虽然没有文化技艺、文化专长,但他热爱文化,是组织带动村民开展文化活动的能人、智者。大家一直推评周书记当“村宝”,那天的会议,成了乡亲们就是讲“村宝”、唱“村宝”、荟“村宝”的舞台。
是啊!若问“村宝”在哪里?就在老百姓的心坎里,就在咱老百姓的生活里。
周莹贤书记借“文化的力量”,把每月农历初九至十一定为农副产品的赶会期,会上村民文艺大舞台,戏曲擂台赛,唢呐大赛等演出络绎不绝。三年来,每逢赶会也给村民带来了实惠,增加了收入。“卖浆面条的村民乔安一天就能挣800多元,村民们卖山野菜、卖小马扎、串串香的一天也挣上百元”周书记说。村民李振宇说“村艺术团团员范小艳逢红白喜事出场费300多元。鼓乐队每出场一次收入1000多元,这都是文化带来的致富路啊!”。还有村民筹划办农家院,文化致富的商机,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他们笑声多了,喜气儿足了。
文化的春风沐浴了楼子河村新的变化。 如今,打牌赌博的没有了,封建迷信也少了,好吃懒做的不见了。处处是跳舞、敲鼓、说唱、做货、赶会的热闹场面。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已播撒到村民的心田,酿就精神世界甜甜蜜蜜……
楼子河村成了有名的文化名村,楼子河犹如一张文化名片名扬四方。全村群众在“村宝”周营贤书记的带领下摆脱了世代围着的“锅台”,走向更大的文化“舞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