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
详情


“学、听、看”奏响党史学习教育三步曲

     ——和谐之声合唱团走进红色新县

 

生于和平时代的我们,不再需要每个人提前上阵、舍生忘死,但革命的历史值得被每一个人铭记,革命精神需要被每一代人传承。

前不久荣获河南省优秀文化志愿服务组织”称号的——【平顶山和谐之声合唱团】走进河南新县,通过“学、听、看”奏响党史学习教育三步曲, 汲取力量齐奋进。

 

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鄂豫两省交接地带的山城,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

两天时间,平顶山和谐之声合唱团先后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许世友将军故里、田铺大湾创客新村,西河湾、丁李湾百年历史的古村落等地。

 

听奋斗历程。团员们把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作为党课讲堂。聆听蕴含着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先辈们在革命斗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建立的丰功伟绩,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精神,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宣讲,通过重温入党誓词,激发团员学史爱党、学史爱国的红色基因。

 

看时代风华。为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形式。团员们走进“网红”打卡地——新县田铺大塆村西河湾村的实践课堂、西河湾农场”文明实践基地,房屋和周围山水自然环境相互映衬,打造创客小镇、发展乡村旅游业…… 父老乡亲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使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深深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深刻变化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唱红色心声。来到【西河湾村乡村文化合作社】,团员们与社员亲切联欢,动情演唱《十送红军》《映山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色歌曲,抒发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心声,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汇聚奋进力量。


【背景】

河南省优秀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平顶山和谐之声合唱团成立于2000年,是一支社会民间合唱团,有团员72人,其中党员25人。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的热情关怀下,该团秉承文化志愿者精神,坚持开展“乡村音乐厅”、“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和“寻找河南村宝”等社会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20161216日,河南省首批“乡村音乐厅”在鲁山县瓦屋镇楼子河村启动,文化志愿者在该村举办快板、葫芦丝、足球、舞蹈、广场舞等培训辅导67场次,受益群众约1526人次;组织村民创作充满乡情、乡音、乡味的文艺作品38个;不少村民学会了舞蹈、弹电子琴、说唱表演等专长,还连年办起了他们自己“村晚”。

文化,不仅改变人们的思想,也能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村更加美丽。五年来,文化的春风沐浴了楼子河村新的变化,让这个“七山二水一分田”,地处偏僻,文化落后的贫困山村找寻到了通往致富道路的坐标。

如今,打牌赌博的没有了,封建迷信也少了,好吃懒做的不见了。通过文化志愿者挖掘宣传,让百岁老人李文盘、孝贤之星李振宇、非遗传承人王石磙、长期坚持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原村支书周莹贤等“村宝”脱颖而出。

和谐之声合唱团文化志愿者还帮助村里办起了农贸会。每月农历初九至十一引来十里八乡近万名群众做货、赶会,处处是跳舞、敲鼓、唱戏表演和卖山野菜、小马扎、串串香等办货、叫卖的热闹场面。“俺卖浆面条一天就能挣800多元!” 村民乔安高兴的合不拢嘴。在外创业的周文昌、周同国、吴老辉纷纷返乡抓商机,计划投资5000万元兴办养鸡场、养羊场;红色教育基地、村农贸市场、香菇基地正在规划中;贯通村中的柏油马路开始扩建。

依托“乡村音乐厅”,“河南村宝”,文化志愿者助力该村成立了“乡村文化合作社”和“楼子河农民艺术团”;市戏曲研究中心“楼子河乡村文化合作社戏曲培训基地”,鲁山县“楼子河乡村文化合作社校园足球培训基地”也先后挂牌成立。

 

(王巍)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