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及碑刻
区域:位于宝丰县闹店镇大张庄村南火珠山上
保护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宝丰县闹店镇大张庄村南火珠山上。2013年3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山寺始建于东汉,唐代寺塔并存,为观音菩萨证道之所。大悲观音大士塔于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宋神宗敕赐重建,为八角九级阁楼式砖塔。
香山寺内有宋至清代碑刻15通,塔林遗址1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立于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由北宋通议大夫、开国公蒋之奇撰文,翰林学士承旨、上柱国蔡京书丹,记载汉化观世音菩萨(俗名妙善)出生、出家、成道的故事,是已知国内最早的观世音菩萨传说文字记载。《重修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立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记载“1184年香山寺失火,奉国上将军、河南路统军使、驸马都尉上护军、广平郡开国侯乌林答天锡与金世宗次女唐国公主拜谒香山寺,唐国公主与驸马捐资修建香山观音禅院,并立《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此碑记述内容佐证了北京香山寺创建历史渊源。香山寺大悲观音大士塔及碑刻为研究观音文化起源和宋代建筑及书法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