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址群

区域:涉及宝丰县10个乡镇、19个村庄

保护级别: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旧址群涉及宝丰县10个乡镇、19个村庄,现存宋、明、清、民国时期建筑129栋。2016年公布为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由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政治部旧址、中共中央中原局临时驻地旧址、陈谢兵团司令部旧址等24个文物点组成。2021年12月,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通讯处旧址、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警卫团旧址、杨岗会议旧址3处革命文物并入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址群。

(一)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三村村部。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加强中原局的领导,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分别任中原第一、第二、第三局书记,中原局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城市工作部。5月26日,中原局领导机关进驻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


(二)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皂角树村北张庄村。中原军区司令部下设参谋处、情报处、军政处、军械处、机要室等。1948年5月26日,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及司令部进驻县城西北商酒务镇北张庄村,在此指挥开封、郑州、洛阳、襄樊等战役。于11月离开宝丰,赴淮海前线。


(三)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政治部旧址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政治部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柳林村。现存政治部旧址、张际春旧居、杨白冰旧居、陈毅邓子恢旧居等文物建筑8栋。根据中央关于相对稳定指挥机关驻地,以利统一指挥中野和华野在中原协同作战的意图,经过慎重选址,1948年5月26日,政治部进驻县城西北商酒务镇柳林村。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政治部辖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敌工部。6月14日,陈毅、邓子恢等到达宝丰后曾居住于此。


(四)中共中央中原局临时驻地旧址

中共中央中原局临时驻地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周庄镇余官营村余家大院。旧址原为晚清余官营村大客商、绅士余积成所建一进三宅院。

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旅以上干部会议在杨岗村召开时,刘伯承即随行人员曾居于此,三天后随邓小平迁移焦楼压凤寺。

(五)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军政处旧址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军政处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何庄村何有才家。 1948年5月26日,军政处进驻县城西北商酒务镇何庄村。

(六)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情报处旧址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情报处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何庄村北何长占家。1948年5月26日,情报处进驻县城西北商酒务镇何庄村。

(七)新华社中原总分社旧址

新华社中原总分社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辛家祠堂。

1948年7月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在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以新华社中原野战军分社、华东新闻大队和新华总社派来的电务人员为基础成立新华社中原总分社。社长由中共中央中原局宣传部副部长陈克寒兼任,副社长谢冰岩。中原总分社下辖:豫西、陕南、江汉、桐柏、鄂豫、豫皖苏、皖西7个分社和1个野战军分社。

该旧址房屋原为地主房产辛家祠堂,土改后分给农户,沿街部分建筑改建为现代民房,现存民国时期建筑5栋。2018年3月宝丰县文物局对新华社中原总分社旧址望楼进行了抢救性维修。

(八)中原新华书店总店旧址

中原新华书店总店旧址位于宝丰县赵庄乡大韩庄村中部。该旧址现存主房五间,坐北朝南,建筑面积83平方米。1948年9月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在大韩庄成立中原新华书店总店,总店店址就设在李玉顶家,10月上旬,在县城设立直属新华书店。

(九)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军械处旧址(襄樊战役战俘关押地旧址)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军械处旧址(襄樊战役战俘关押地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西马庄村中部。 1948年军械处进驻宝丰县西马庄村。为中原军区修造枪械,有力的支援了全中国的解放。

1948年7月16日,襄樊战役俘获国民党中央常委、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康泽(原名康代宾)、绥靖区副司令长官郭勋祺等,押送宝丰后关押在此。

(十)中州农民银行总行旧址                    

中州农民银行总行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主街路南。1948年5月20日,中原局在宝丰周庄镇余官营村宣布使用中州钞,5月26日中原局机关移驻商酒务镇赵官营村后,成立中州农民银行。1948年7月2日,中共中央中原局设立财经委员会,以邓小平、陈毅、邓子恢、刘瑞龙、李一清、刘岱峰、范醒之为委员,邓子恢任书记。同时设立财经办事处,邓子恢兼任主任,刘岱峰、范醒之任副主任。现存文物建筑12栋。中州钞兑换处旧址位于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主街路北。2016年4月对中州农民银行旧址东厢房进行了抢救性维修。2019年对中州钞兑换处进行了修缮。

(十一)刘伯承邓小平旧居

刘伯承邓小平旧居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皂角树村北张庄杨济武老宅。

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决定:重建中原军区,将刘邓大军和陈谢集团所属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陈毅为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为副司令员。5月27日前后,刘伯承、邓小平率中原军区领导机关进驻县城西北商酒务镇北张庄村。刘伯承、邓小平入住杨济武老宅,于11月离开宝丰、赴淮海前线。

(十二)陈毅邓子恢旧居

陈毅、邓子恢旧居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柳林村。1948年6月14日,中原局第二书记陈毅、第三书记邓子恢等到达宝丰后,即住于此。 陈毅邓子恢旧居现存3栋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175平方米。其中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厢房为邓子恢住室,西厢房为陈毅夫妇住室。

(十三)李雪峰旧居

李雪峰旧居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北稷祖庙内。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原局进驻宝丰,中原局军区组织部长李雪峰在此居住。

(十四)陈赓旧居

陈赓旧居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石桥镇石桥村中部。该旧居现存建筑三栋,正房三间,过屋三间,偏房三间,建筑总面积180平方米。青石地基,墙体为土坯垒砌外包青砖,硬山灰瓦顶。

1948年3月5日凌晨,陈(赓)谢(富治)集团司令员兼前敌委员会书记陈赓与周希汉、程甲锐等到达宝丰,入住余聚财等家。在此,陈赓会见了华野陈士榘、唐亮、孙继先等首长,介绍了洛阳的敌情及郑州、漯河、裴昌会兵团的动态,共同商定了作战方案,保证了大军顺利南下。

(十五)宝丰会议会址

宝丰会议会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城关镇东街居委会宝丰县一中院内。现存文庙大成殿和兴宝中学教学楼各一座。文庙大成殿始建于宋,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重建,崇祯十年(1637年)扩建,现存大成殿5间,坐北向南,为歇山式建筑。殿内有明柱8根,柱础为石质莲花形,墙内柱16根,明间和次间为隔扇门,木棂窗。

兴宝中学建于民国28年(1939年)秋,坐北朝南,为一座两层的砖木结构,面阔9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二层为木制楼梯,前后二层共有亮窗33个。该中学是国民党宝丰县党支部书记白崇德动员绅商所建。该会址于2014年进行了维修。

(十六)焦楼会址

焦楼会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焦楼村压凤寺内。1948年5月23日至2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旅以上干部政治工作会议在此召开。会上,政委邓小平作了“关于政策问题”的报告。会期五天,后会址迁至柳林村。 焦楼会址是一座清代建筑,现存正大殿三间、配殿三间、前大殿间。

(十七)柳林会址

柳林会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柳林村东南隅之树林内。1948年5月28日至31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旅以上干部政治工作会议在此举行。邓小平、刘伯承、张际春等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主要明确部队当时的政策问题。

(十八)中原军区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

中原军区团以上干部会议会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皂角树村北张庄自然村东。该会址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1948年6月17日至19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邓子恢、张际春、李达等出席该会。中原军区机关和豫西二、五军分区及直属团以上干部共10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陈毅用三个上午的时间传达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自1947年12月至1948年2月间发布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重要指示。

(十九)中原大学旧址

中原大学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现存建筑3栋,主房5间,西厢房2间,立有“中原大学旧址”石碑一通。

1948年6月22日,河南省会开封第一次解放后,河南大学教授嵇文甫、进步诗人苏金伞及《中国时报》社社长郭海长等79人,于29日抵宝,7月9日,开封青年学生287人也来到宝丰。于是,中原局即以这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基础在宝丰创办中原大学。8月1日,中原大学在肖旗乡大白庄宣告成立,校长刘伯承,刘子久主持党务工作,从晋察冀干部大队、中原支队和华北大学调118名干部到校工作。办学数月后迁往县城文庙。10月,中共中央派历史学家范文澜任校长,潘梓年任副校长。中原大学先后招收学生2194名,编17个大队。

(二十)豫西行政干校旧址

豫西行政干校旧址,原为杨家大院,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杨庄村。杨家大院古建筑群始建不详,现存建筑约建于清嘉庆年间(1795年—1820年),由清嘉庆庠生杨岱修建。杨岱,字觐东,布政司经历,喜好图书收藏。杨家大院由杨岱与其子杨岸清,其孙杨淮历经嘉庆、道光前后约五十年间修建而成。后传于杨老十、杨栾等居住。其孙杨淮曾任长葛、密县儒学训导,收藏有李绿园的《歧路灯》手稿。道光十五年(1835年)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杨淮把家藏清代豫省作家的诗和各郡县的名作,收集整理后编辑《国朝中州诗钞》三十二卷,为研究河南明清诗词音律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杨家大院部分建筑用于存放书籍,堪称清代最大的民间图书馆。

1948年8月,中原局、中原军区责成豫西行署创办豫西行政干部学校,校址即为杨家大院。在此,先后招生四期,培训学员1500余人。校长李一清,副校长戴汤文。1949年5月迁至开封,后改为河南行政学院,现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西行政干校旧址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原有房屋数百间,在文革期间损毁愈半。现存古建筑24栋,建筑面积约2900平方米,是宝丰县目前保存较好,保存数量最多的清代古建筑群体。该旧址对研究红色革命历史及清代民居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二十一)豫西军工处兵工厂一分厂旧址

豫西军工处兵工厂一分厂旧址(寿峰寺)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李坪村后窑自然村西。

1948年3月,豫西军工处兵工厂一分厂(即炸弹厂)迁入大营镇,以寿峰寺为总场址,设总装车间,后窑、宋坪、李坪等村分设铸壳、制柄、碾药车间,成品爆炸试验在后窑村的旧煤窑洞里进行。该厂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寿峰寺,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修。现存正殿一座,偏殿三间,其他建筑5栋。二门墙上嵌有清代重修寿峰寺碑刻5通。

(二十二)豫西军工处兵工厂二分厂旧址

豫西军工处兵工厂二分厂旧址(关帝庙)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大营南关村关帝庙内。

1948年6月,豫西军工处兵工厂二分厂(即修械厂)迁入大营,以关帝庙为总厂址,负责修配总装。所修制的步枪,机枪多在大营南坡上验射,修配的山炮多在娘娘山上验射,为解放战争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2018年对部分文物建筑进行修缮。

(二十三)中原新华书店印刷厂旧址

中原新华书店印刷厂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大韩村中部。该旧址原为一进二宅院,现存主房和东厢房共两栋,现为大韩庄村部。

1948年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抽调4700多党政干部、公安干部、新闻记者、报社编辑和从事出版、印刷工作的干部赴中原战场,到新解放区开展工作。1948年9月1日在大韩庄召开中原新华书店成立大会,同时宣布中原新华书店所属中原新华印刷厂成立,厂长倪德甫,副厂长刘玉瑞。厂部下设:工务、总务、会计股、排字、铅印、石印、装订、校对、缮写、纸型等车间或组。1948年10月下旬工厂迁至禹县城西十八里的龙池村。

(二十四)中原军区《南征一年》编辑印刷地旧址

中原军区《南征一年》编辑印刷地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前营乡大连庄村。现存房屋14栋。因年久失修,木质构件糟朽,瓦件脱落,墙体酥碱。

1947年7—8月,刘邓、陈谢、陈粟大军在党中央、中央军委战略计划下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和奋斗,已在中原广大的土地上,驱逐了敌人,建立了三千万以上人口的解放区,奠定了今后继续胜利发展、巩固前进的基础。为把一年来的宝贵经验以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来教育提高其他战士,在过去一年胜利进军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1948年6月,中原野战军政治部发出“关于千里跃进征文”的通知,准备出版《南征一年》一书,自通知发出后,几个月来,由于部队频繁行军作战,在战斗空隙组织稿件并编辑成册出版,专供内部阅读。1948年8月,中原野战军在副政委张际春主持下,在大连庄村樊家大院编写《南征一年》一书,并出版发行。

该旧址原为樊钟秀故居,为清代建筑群,现存房屋14栋,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樊钟秀(1888-1930),字醒民,兄弟四人,钟秀第二,故外号“樊老二”。县城西夏庄(今石龙区)人,后迁居大连庄村,民国元年参加豫军北伐,次年失败。民国五年任靖国军第二军司令,民国10年任豫西剿匪司令,民国十二年被孙中山委任为豫军讨贼军总司令,民国13年任建国豫军总司令,进行北伐。民国19年(1930年)6月4日,樊行至许昌南门时被蒋机炸伤而死。其灵柩运至北京,葬于西山碧云寺。

(二十五)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警卫团旧址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警卫团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杨沟村、龙泉寺村。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决定重建中原军区,将刘邓大军和陈谢集团所属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为中原野战军,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陈毅为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为副司令员。中央军区警卫团干训队进驻县城西北商酒务镇杨沟村、龙泉寺村。该旧址被与当地政府列入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纪念地。

该旧址于2021年1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合并到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址群。

(二十六)杨岗会议会址

杨岗会议会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周庄镇杨岗村,为解放战争时期会议会址。1948年5月17日,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移入宝丰后,在杨岗村继续召开旅以上干部政治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以总结政治工作经验,巩固与发展整党整军成绩为中心内容。杨岗会议会址现有草房4间、会址一处。该旧址对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军事政治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该旧址于2021年1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合并到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址群。

(二十七)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通讯处旧址

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司令部通讯处旧址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商酒务镇皂角树村。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决定,重建中原军区,将刘邓大军和陈谢集团所属晋冀鲁豫野战军改称中原野战军,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陈毅为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为副司令员。5月27日前后,通讯处驻县城西北商酒务镇皂角树村。该旧址为研究解放时期军事布局具有一定的作用。

该旧址于2021年1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合并到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宝丰旧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