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故城

区域:位于汝州市西约9公里王寨乡樊古城、叶古城、王古城村一带

保护级别: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汝州市西约9公里王寨乡樊古城、叶古城、王古城村一带,坐落在汝河南岸和炉沟河所夹的二级阶地上。城址为长方形,遗址东西约2720米,南北约2400米,总面积约652万平方米。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东、南、西三面城垣,北城垣可能被汝河冲毁。城垣宽34米,东西护城河宽20米,南北以汝河,芦沟为天然屏障。在城内北部中间区域为高台地。墙现都保存高约2~4米左右。从保存的城墙断面看,城墙夯层清晰,夯窝明显,夯层厚度为0.15米左右,整个城墙用夹筑法逐层夯成。在城墙夯层内夹有大量的带绳纹布纹的残筒瓦、板瓦块,由此推断,该城在筑城前此地的居住村落已初具规模了。在城西部发现有冶铁遗址,面积5000平方米,发现有矿渣、炉渣、灰层厚1.5米,还有铁锥、球、矛等遗物,从其遗物看与城址同时,此城始建于战国时期,汉代仍使用。

      相传这里是东周赧王的行宫,东周灭亡后,周赧王从洛阳逃到此,遂命为庆阳城,史有周赧王“坐庆阳”之说。与史实相符。庆阳故城遗址规模非常宏大。从城墙夯土建筑形式看,与周边同时期古城基本相同,这对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建设及当时本地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冶铁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早期冶铁术的出现、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庆阳故城当时属周王朝的王畿之地,具有浓郁的北方文化特色,但随着周王朝的衰亡,南方楚势力的向北扩展,此地又属楚所辖,使楚与中原文化再次相交融,形成了典型的地方特征,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