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 | ||||
项 目 | 内 容 | 实施标准 | 服务时间 | 服务地点 |
免费 开放 |
县级设立文化馆、图书馆 | 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到部颁三级以上;实行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并在醒目位置有服务公示;公共图书馆每周免费开放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 全年 | 场所内 |
积极完善美术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场馆设施 | 各类场馆设施实行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并在醒目位置有服务公示;每周免费开放不少于42小时。 | 全年 | 场所内 | |
设立体育场、室外体育活动广场、体育馆、全民健身综合馆等体育设施。 | 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和区域内公共体育场地,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一般不少于35小时 | 全年 | 场所内 | |
乡镇(街道、示范区) 应设立综合文化站 | 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省定评估定级标准, 中心建设和服务标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文化场所设施实行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并在醒目位置有服务公示;综合文化站每周免费开放不少于42小时 | 全年 | 场所内 | |
村 (社区) 应设立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 村 (社区)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到 《河南省村 (社区) 综合性文化服务;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文化场所设施实行免费开放,基本服务项目健全,并在醒目位置有服务公示;村 (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不少于36小时 | 全年 | 场所内 | |
全民 阅读 |
县图书馆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书刊, 并免费提供借阅服务 | 图书馆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创新活动形式,推介精品图书、电子阅览,流动服务每年不少于20次;按照 《河南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基本标准》建设图书馆分馆,县级公共图书馆每年举办总分馆体系的全民阅读活动不少于6次。 | 全年 | 全县 |
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应设立图书室 | 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书刊, 并免费提供借阅服务。 | 全年 | 全县 | |
群众 文体活动 |
县级文化馆应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 | 县级文化馆应提供音乐、舞蹈、戏剧 (曲艺)、美术 (书法、摄影)、文学5类服务并配备专业人员;县级要培育2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 全年 | 全县 |
博物馆定期举办展览 | 博物馆定期举办临时展览、省内巡展和引进展览,县级不少于2次/年。 | 全年 | 场所内 | |
乡镇(街道、示范区) 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 乡镇 (街道) 要有1个特色活动或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乡镇 (街道) 每年自组织专题文体活动不少于5 次。 |
全年 | 辖区内 | |
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 村(社区)自组织专题文体活动不少于5次。 | 全年 | 辖区内 | |
电视 广播 |
提供广播节目、突发事件应急广播和电视服务。 | 县广播电视播出传输机构和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建设,达到对应级别的广播电视工程建设标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播体系建设,达到对应级别的部颁标准。 提供广播节目、突发事件应急广播和电视服务。通过地 面无线方式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15套电视节目; 在直播卫星公共服务覆盖地区,通过直播卫星提供不少于17 套广播节目、25套电视节目。 |
全年 | 全县 |
流动 服务 |
观看电影 | 为农村群众提供数字电影公益放映服务,每个行政村每年放映12场,爱国主义红色电影持续“四进活动”(进社区、军营、敬老院、学校)一个村一个月一场电影,实现全市中小学电影放映全覆盖。全年公益电影放映不低于3000场。 保障每名中小学生每学期至少观看2 次优秀影片。 |
全年 | 全县 |
送戏下乡 | 每年开展 “戏曲进乡村” 场次不少于240场,戏曲进校园不少于25场。 | 全年 | 全县 | |
特殊群体 服务 |
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应按照 《无障碍设计规范》配置设施设备服务项目,开展服务项目 | 设置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少年儿童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 配置辅助设施设备;应有针对务工人员、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特殊群体服务; 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 | 全年 | 场所内 |
数字化 服务 |
各场馆应建立建立数字平台,提供数字服务 |
以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依托,建成互联互通的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建有网站或数字服务平台,每月更新不得少于10 次。公共文化场馆设置免费无线网络, 并在醒目位置公示;各乡镇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立公共电子阅览室,免费提供上网服务。 | 全年 | 全县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