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今鲁山县人。墨子传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鲁山县境域的近十个乡镇。民众通过方言口头的形式,讲述了关于墨子本生故事、墨子与匠祖鲁班交往、与鲁阳文君的君臣交好、墨子教授生产技艺、墨子归隐著书等的传说。
当前其存续的形式包括:一是农历九月初八墨子,诞辰日,民众自发集会,捏黑泥墨子像,唱歌谣,讲述墨子故事;二是鲁山县有墨子雕像7座,墨子祠、坊、庙13处,是讲述传说的重要文化空间,逢年过节、祈祷许愿都会到墨子祠、庙烧香祭拜;三是融入鲁山的民风民俗,如古时成立宣讲墨子学说的“成义堂”等组织;坑布习俗(橡壳染布);节葬习俗、木匠习俗等都与墨子传说相关;四是以地方游戏、歌谣等形式传承墨子传说;五是建立鲁山县“中国墨子文化研究中心”。六是以墨子传说命名大型商场和道路。
当前,该遗产项目依赖于鲁山县的广大民众集体传承,主要有:1.每年墨子诞辰和重大节日祭拜墨子,讲述墨子故事的民众;2.墨子研究团队、文化工作者,包括已建立的“中国墨子文化研究中心”;3.墨子后人,相氏宗亲。
墨子传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根源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民间的传承性等特征。这些传说体系完整,互相联系,共同组成了墨子在鲁山的生活画面。墨子思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库中的瑰宝。挖掘、研究、借鉴、利用墨子文化,尤其是保护好墨子的传说故事,非常必要,特别是对发展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