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
详情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文艺村。

    村口卖肉的大婶王曾跳起广场舞有板有眼;61岁的村民刘画会识谱,能用电子琴弹二三十首曲子;文化传承人王石磙的即兴坠子书表演更是一绝;村小学的孩子能歌善舞,登上过省会郑州的大舞台,校足球队在2021年鲁山县“县长杯”校园足球赛中获得季军;村里连年举办乡村春晚,受到央视关注。

    这个村就是鲁山县瓦屋镇楼子河村。这里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村民也没有文艺基础,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村民们会告诉你,这都是文化志愿者的功劳。

 


 ——投缘

   他们说的文化志愿者,来自平顶山市和谐之声合唱团。这个合唱团成立21年了,经常在平顶山市各类合唱比赛中摘金夺银,在全省也颇有名气。合唱团的团员大部分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职工,都是资深文艺工作者,能唱会跳,能写会演。

  “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五年多来,文化志愿者320多次到乡村文化服务。

   从村民只见过锅台,没见过舞台;从村民登上乡村舞台,到走上省城大舞台……今天的楼子河村民已经成了“秀文化”的主角。

   2016年,合唱团接到省合唱协会的任务,找一个对口贫困村建设“乡村音乐厅”。团长王巍和团员王斌、王长存、李淑娜、师玉凤考察了几个地方,没有找到合适的。这时,合唱团副团长李振华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鲁山县瓦屋镇楼子河村,正好符合条件。李振华从山村中走出,深知山村孩子对艺术的渴望。

 

    此时,楼子河村的党支部书记周莹贤正为村子的发展一筹莫展。村里人多地少,村民靠外出收破烂谋生。村里打麻将成风,说闲话翻腾事的、邻里纠纷闹矛盾的、上访告状的很多,周莹贤每天忙着调解纠纷。人不振,心不齐,地处偏僻,不少投资企业纷纷绕过楼子河村。

 

    周莹贤原本在外经商,回到村里当支书,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楼子河村富起来。可惜几年来,他的多方尝试都没成功。

    李振华跟周莹贤一说建设“乡村音乐厅”的事,周莹贤就连声说“好”。周莹贤心中笃定,给村里送文化比送礼品送钱强。

    他们见面协商,大家想法一致,要用文化力量让小山村富起来。于是,2016128日,楼子河村“乡村音乐厅”正式挂牌。


 

——感动

     “乡村音乐厅”的牌子一挂起来,文化志愿者就带着自费买的乐器、足球、篮球、文具来了。


     文化志愿者先去学校,在村小学——瓦屋镇第六小学成立舞蹈社团、葫芦丝社团、合唱社团、足球社团,招募了150多名学生。学校大力支持,每周五下午不上课,让文化志愿者带孩子们开展社团活动。此前,这个小学很少上音乐、美术、体育课。有孩子喜欢跳舞,只能从网上找视频自学,不仅没有学会正确的动作,还弄伤了腿。

    文化志愿者在教室铺上塑料布,教孩子们跳舞。教室里的孩子在里面学,教室外的窗户上趴满了伸长脖子、踮着脚尖眼巴巴往里看的孩子。有的孩子个子低,就在脚下垫几块砖。

    足球社团的孩子抱着足球爱不释手,却不知道该怎么踢。

    王巍等人望着孩子们清澈的满含渴望的眼睛,禁不住落泪,这里太需要文化艺术的滋润了。

    从此,每周五下午,文化志愿者风雨无阻,从平顶山市区赶到楼子河村给孩子们上课。周六、周日教村民跳舞、唱戏。


    201728日,王巍一行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在村小学校园内搭起舞台,为村民演出。虽然舞台简陋,走场的地方还有泥泞,但是演员们的表演却一丝不苟。舞蹈演员身着薄薄的演出服,即使冻得发抖也一个动作都不马虎。17个节目品类齐全,有歌有舞有器乐有小品有戏曲,还请来省里3位戏曲表演艺术家助演。精彩的艺术盛宴让村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也感动于他们的真诚。

 

—— 改变

 

    周莹贤说服14名村民组成舞蹈队学习广场舞。李淑娜教了两个月,14个人跑了6个。村民们觉得学这些没用,看到文化志愿者来,都躲着走。

    文化志愿者张超云为孩子们送来足球服和足球鞋,成立足球队,定期进行训练。

    王斌作词、王巍谱曲,为楼子河村创作了村歌《我爱楼子河》,教村民和孩子唱。这首歌把楼子河村刻在了村民心里。

    得知楼子河村有抗美援朝烈士,王斌立刻采访了烈士的侄子张强,创作出情景剧《楼子河英雄》,并手把手教张强如何演出。这个节目给村民们上了一堂红色教育课。

    


王长存创作的《三句半》,让村民手拿锅盖、勺子、簸箕等登台演出,赢得村民掌声不断;王斌创作了诗朗诵《我渴望》,表达孩子们的心声;孙玲玲为村民编舞的《大美河南》让人眼前一亮;李振华一曲《母亲》,听得村民掉泪。

 

    这些节目的排练和演出,让村民们转变了态度。放学后孩子们忙着练习歌舞,村民们聚在空地上,唱的唱,跳的跳,甚至有村民每天天不亮就到村头小树林里练声。

    虽然山村里的地很少,可是村民们依然无偿提供一块平整的好地,建文化大舞台。文艺给了这个村生机,以前打麻将的牌友、信教的村民,都忙起艺术活动来,连村里的教堂都变成了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志愿者在村民心里播下了阳光和希望。

 

——登台

     2018年,楼子河村第一届乡村春晚,一半节目是村民登台演出。这一年,孩子们表演的节目被选送到郑州参加“乡村音乐厅”系列文化活动展演。回忆起在郑州演出的经历,已经上七年级的赵子涵还是很激动。  2019年至2020年,,楼子河村第二届乡村春晚,舞台上都是村民。这一年的乡村春晚在新建的文化大舞台上演出,被央视线上直播,使楼子河村唱响全国。文化志愿者趁热打铁,在村里成立了“楼子河村农民艺术团”,让村民有组织地开展娱乐活动。

    2020年,楼子河村第三届乡村春晚,与村民同台演出的有著名相声演员范军、梨园春擂主王光姣。这次演出,不仅吸引了附近村民,还有人专程从南阳、汝阳赶来看。

 


——值得

    村小学2021年期末考试总分在全镇排名前三,是历年来的最好成绩。这所原来不  为人知的小学还被评定为鲁山县6所重点小学之一。

 

    201910月,王巍等文化志愿者尝试在村里启会。他们请来市里的专业演出团队在村里的文化大舞台上唱了两天大戏,第三天是村民们上台演出。四里八乡的人都来赶会,村子里人山人海。村民们趁机卖马扎、卖浆面条、卖串串香,以及香菇、粉条等特产。一天时间,有村民光浆面条就卖了200斤。

    村民们乐开了花,文化志愿者比村民们更开心。

    他们不曾跟人说过,自2016年至今,他们来去楼子河村的路费、饭钱都是自掏腰包;在高速路没有开通以前,他们来这里不是自己开车花两个多小时来,就是坐大巴转三次车来;为筹备乡村春晚,他们常常在村里住宿,要忍受很多农村生活的不便。文化志愿者大都年过半百,几年间组织演出160多场,他们觉得辛苦是值得的。

    据统计,截至201810月,全省建了350多家“乡村音乐厅”。楼子河村一直是坚持最好,并且见成效的“乡村音乐厅”之一。

 

——收获


    依托省文旅厅开展的“寻找村宝”活动,文化志愿者为楼子河村找到四个“村宝”,一心一意带领乡亲文化兴村的村支书周莹贤,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孝老爱亲模范李振宇,百岁寿星李文盘大娘,坠子书老艺人、文化传承人王石磙,并将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

                 《孝行天下处处春》《我爱楼子河》《春风吹进楼子河》《我渴望》等一首首村歌声感动了许多人,更是在乡亲们口中传唱。

    2021年,在河南省文旅厅的支持下,楼子河村成立了全国首家“乡村文化合作社”,有150多村民加入。乡村文化合作社以楼子河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社员覆盖下汤、背孜、观音寺、仓头、土门5个乡镇。 文化志愿者让文化在楼子河村开了花,结了果,让村民们相信文化的力量,并积极践行。楼子河村正大步流星走在建设“文  化小康村”的道路上。

     和谐之声合唱团也从【城市音乐厅】合唱展演,到【乡村音乐厅】文化服务,实现了华丽反转的变身。

     走在楼子河村越来越宽的村路上,耳边不禁响起村小学六年级学生周靖倚的话:  “文化活动锻炼了我们,让我们变得自信坚强,希望文化志愿者一直来,让弟弟妹妹们也受益。”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