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庙烧兔”始于清代光绪年间,由郏县姚庄回族乡三郎庙村民李忠创制,迄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
“三郎庙烧兔”制作工艺精细,配料调味独特,讲究色香味并重,强化养生保健,精选20余种纯天然大料和10余种滋补中药材,经过15道工序制做而成,色泽诱人,肉质嫩滑,味道鲜美,香气浓郁,不腥不腻。一百多年来,享誉一方,盛名不衰。
“三郎庙烧兔”选材严格,即必须选用农户散养的一年以上的活兔。制作程序复杂:一次经过宰杀、空血、浸泡、除血渍、去油脂、开刀口、加料腌制、搅拌、二次冲洗、沥晾、熬料汤、大火沸煮、温火焖煮、料物清刷、成品沥干等15道工序。由于全部制作过程用的都是三郎庙特有的富含锶、锗等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又加上制作过程中加入了许多名贵中药材,且兔肉本身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也特别低,所以“三郎庙烧兔”一向被认为有温中益气、补虚壮身、强筋健骨之功效,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作为郏县地方特色名吃和清真饮食中的精品,“三郎庙烧兔”体现了多元饮食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兼容并蓄和相互融合,彰显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蕴含着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