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五里岭酥梨:荒坡种出富硒梨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的酥梨颇受欢迎。南橘北枳,一方水土成就一方果实,同样是酥梨,水源、日照、土壤等不同,口感便有天壤之别。鲁山县董周乡境内,数十棵百余年的老梨树诉说着当地悠久的种梨历史。如今五里岭上的酥梨,因汁多渣少、酥脆香甜而深受好评,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月10日,记者驱车前往当地探访。碎石岭变花果山五里岭酥梨五里岭位于鲁山县董周乡政府北约两公里处,共有蔡庄、铁家庄、郝沟、焦庄四个行政村。五里岭上土地贫瘠、碎石遍地,曾经种啥啥不成。1997年,有村民在五里岭上尝试种梨,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俺家算是村上种梨最早的一户。”蔡庄村村民张胜利说,当年,他见安徽砀山梨产量高、个头儿也大,而且听果农讲,土质越薄,碎石越多,种出的梨越好吃,就想到了老家的五里岭。随后,张胜利与几个村民一合计,从安徽引进砀山梨种植,开启了自己的致富梦。五里岭上的百年梨树其实,五里岭上早已有梨树,不少上百年的梨树如今仍生长旺盛,只是品种老化、缺乏管理,此前并不被人看好。2002年,蔡庄村党支部书记段瑞强从杂志上看到一则种梨信息,加之此前村上已有人尝试,便赶往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了红香酥、圆黄等多个酥梨品种。为掌握技术,段瑞强一边请教专家,一边订阅了《中国果树》《果农之友》《落叶果树》等杂志学习,不到5年,他栽种的梨树就硕果累累,而且因果实着色好、口感好,上市后很受市民欢迎。从那时起,村上种梨的人越来越多,五里岭慢慢变成了花果山。“俺村的党支部书记给大家带了个好头,村民们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蔡庄村46岁的村民雷现超说,他以前在外打工,力没少出,收入却平平。2011年,他流转50亩(1亩≈666.67平方米)土地栽种梨树,现在年收入30万元左右。去年鲁山举办的农民丰收节上,雷现超以重达2.5斤(1斤=500克)的单果秋月梨获得“梨王”之称。在今年举办的农民丰收节上,雷现超又获得了产业发展带头人荣誉,种梨的劲头更足了。脆甜可口品质好村民在采摘酥梨“我们村234户村民,种梨户有180多户。不种梨的村民,也会把土地流转给别人种植。”段瑞强说,周边的铁家庄、郝沟、焦庄、杨树沟等20多个行政村也加入了种梨队伍。每当酥梨成熟,整个五里岭上都是南来北往的客商。一棵棵梨树,成了当地村民的“摇钱树”。时下的五里岭,大大小小的梨树一眼望不到头,树叶开始变黄、变红,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五里岭上的梨之所以有名,不仅因为种植早、数量多,还缘于品种全。“现在有红香酥、玉露香、翠冠、翠玉、秋月、圆黄等20多个品种。”段瑞强说,每个品种的形状、口感不同,成熟期也不同。如红香酥,果实为纺锤形或长卵圆形,单果重约200克,果面洁净光滑,果皮呈绿黄色,阳面2/3红色,但果肉白色,肉质细脆,汁多、味甜、香气浓,而且结果早,耐储运;而玉露香汁多、酥脆、含糖量高,2013年在第十一届中华名梨·全国梨王擂台赛上获“中国梨王”称号,2014年被国家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确定为果树发展主导品种。“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这里土质好。”段瑞强说,五里岭上虽然碎石多,但都在表层,地表下面全是黏土,透水性高,保墒性好,而且经科学化验,土壤中富含硒、钾、铁等元素。这些元素中,钾有膨大、增糖、着色作用;硒可以增强人体的抗氧化性,减少机体受到氧化损害,有效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帮助人体抗衰,增强皮肤弹性、减少皱纹等,所以这里的梨也称硒梨。此外,五里岭系浅山丘陵,紧临昭平湖水库,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加之当地空气清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等,种出的梨果肉细腻、酥脆化渣。2020年9月,在国家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五里岭酥梨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后又入选“河南省2021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录”。打造乡村新名片五里岭酥梨为进一步打造酥梨产业品牌,厚植产业历史文化内涵,把酥梨产业规模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品质优势和品种优势,去年9月,在海关总署驻蔡庄村第一书记帮助下,该村先后建设了自动化分拣中心、电商物流基地、品控中心等。董周乡政府更是因势利导,帮助村上修建了道路,建设了冷库和硒梨产业文化交流中心等,进一步为果农提供服务。“这里梨好吃,梨花也漂亮。适逢开花季,整个村子里全是花香。”董周乡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李克信说,去年3月20日,该乡以花为媒,在五里岭上举办了创作大会、酥梨杯摄影大赛等鲁山县首届酥梨文化节系列活动,以此打造地域文化。此外,该乡围绕“梨”字做文章,先后注册“红香酥梨”“梨享蔡庄”“鲁山九颗梨”等品牌,并开通了“五里岭酥梨”微信公众号,让更多人倾听五里岭的酥梨故事,了解五里岭的酥梨文化。截至目前,该乡梨树种植面积5.6万亩,年产梨1.5亿公斤,年产值3亿多元,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源:平顶山晚报OCR:IMG:近悦 平顶山 远来 JINYUEYUANLAI LEXIANGPINGDINGSHANIMG:平项山晚报 发现鹰城 2022.11.18星期五 特色美食篇 编辑 朱碧琼 视觉编辑 王玉校对 祝东阳 村民在采捕酥梨 五里岭上的百年梨树 五里岭酥梨 脆甜可口品质好 口本报记者胡耀华文图 “我们村234户村民,种梨户有180多 王插台赛上获“中国梨王”称号,2014年被国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滋阴清热、润肺 户,不种梨的村民,也会把土地流转给制人 家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确定为果树发展 止咳的酒梨顿受欢迎。南橘北积。一方水 种植。“段瑞强说,周边的铁家庄、郝沟焦 主导品种。 土成就一方果实,同样是酥梨,水源、日 庄,杨榜沟等20多个行政村也加入了种梨 “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这里土质好。“段瑞 照,土填等不同,口感便有天境之别。 队伍。每当酥梨成熟,整个五里岭上都是南 强说五里岭上虽然碎石多,但都在表层,地 鲁山县董周乡境内,数十棵百余年 来北往的客商。 一棵棵梨树,成了当地村民 表下面全是黏土,透水性高、保性好.而且 的老梨树诉说着当地悠久的种梨历史。 的“摇钱树” 经科学化验,土增中富含硒、钾、铁等元素。 如今五里岭上的酥梨,因汁多渣少,酥脆 时下的五里龄,大大小小的梨树一眼望 这些元素中,钾有膨大、增、音色作用:可 香甜而深受好评,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 不到头,树叶开始变黄、变红,成为一道美丽 以增强人体的抗氧化性,减少机体受到氧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1月10日,记者 的风景。 化损害,有效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帮助人 车前往当地操访。 五里岭上的梨之所以有名,不仅因为种 体抗衰,增强皮肤弹性、减少皱纹等,所以 植早,数量多,还缘于品种全。“现在有红香 这里的梨也称硒梨。此外,五里岭系浅山 酥、玉露香、翠冠、翠玉、秋月、圆黄等20多 丘陵,紧临昭平湖水库,形成了独特的小气 个品种。“段瑞强说,每个品种的形状口感 碎石岭变花果山 候、加之当地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尽夜温 不同。成熟期也不同。如红香酥,果实为纺 差较大等,种出的梨果肉细腻、麻脆化渣。 锤形或长哪圆形,单果重约200克,果面洁 2020年9月,在国家农业农村部举办的 五里岭位于鲁山具黄周乡政府北药 净光滑,果皮量绿黄色,阳面2/3红色,但果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申会上,五里岭 两公里处,共有蔡庄、铁家生、郝沟、焦庄 肉白色,肉质细脆,汁多、味甜、香气浓,而耳 酥梨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 四个行政村。五里岭上土地贫猪、辞石 结果早,耐储运:而玉露香汁多、酥脆、含糖 荒坡种出富硒梨 品,此后叉入选“河南省2021年地理标志农 地,曾经种啥不成。 量高.2013年在第十一届中华名梨·全国梨 产品保护工程拟支持顶目名录” 1997年.有村民在五里岭上尝试种 梨,操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致高之路“俺家 算是村上种梨展早的一户。蔡庄村村民 张胜利说,当年,他见安徽砀山梨产量高、 个头儿也大,而且听果衣讲,土质越薄,碎 石越多,种出的梨越好吃,就想到了老家 的五甲岭,随后,张胜利与几个村民 计,从安徽引进杨山架种植,开启了自己 的致富梦 其实,五里岭上早已有梨树,不少上 百年的梨树如今仍生长旺盛,只是品种 老化、缺之管理,此前井不被人看好。 2002年,繁庄村党支部书记段瑞强 从杂志上看到一则种梨信息,加之此市 五里玲酥梨 村上已有人尝试,便赶往郑州果树研究 所引进了红香酥,圆黄等多个酥梨品 种。为掌揭技术,段瑞强一边请教专家, 边订阅了《中国果树》果农之友落 叶果树》等杂志学习,不到5年,他载种的 梨树就硕果累累,而且因果实着色好、口 感好,上市后很受市民欢迎。从那时起, 村上种梨的人越来越多,五里岭慢慢变 打造乡村新名片 成了花果山。 “悔村的党支部书记给大家带了个 为进一步打造梨产业品牌厚植产业 室工作人员季克信说,去年3月20日,该乡 历史文化内涵,把酥塑产业规模优势转化为 好头,村民们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祭 以花为媒,在五里岭上举办了创作大会,麻 庄村46岁的村民需现超说,他以前在外 品牌优势,品质优势和品种优势,去年9月, 梨杯摄彭大赛等鲁山县首扇梨文化节系 打工,力没少出,收入却平平。2011年,他 在海关总署驻蔡住村第一书记帮助下,该村 列活动,以此打造地域文化。此外,该乡国 先后建设了自动化分中心,电商物流基 流转50由(1亩→666.67平方来)士地楼 绕”梨”字做文章,先后注册“红香酥梨”“梨 地、品控中心等。肇乡政府更是因势利 种树,现在年收入30万元左右。去年 享祭庄““鲁山九颗梨”等品牌,并开通了“五 鲁山举办的农民丰收节上,雷现超以重 导,帮助村上修建了道路,建设了冷库和硒 里岭酥架“微信公众号,让更多人倾听五里 达25斤(1斤=500克)的单果秋月梨获得 梨产业文化交流中心等,进一步为果衣提供 岭的酥梨故事,了解五里岭的梨文化。截 “梨王”之称。在今年举办的农民丰收节 服务 至目前,该乡梨树种植面积56万亩,年产梨 上,霍现超又获得了产业发展带头人荣 “这里梨好吃,梨花也源亮。适逢开花 15亿公斤,年产值3亿多元,成为当地推动 替,种梨的劲头更足了 事,整个村子甲全是花香。“董周乡政府办公 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