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旅游公路网规划(2022—2030年)的通知豫政〔2022〕36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旅游公路网规划(2022—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人民政府2022年11月10日河南省旅游公路网规划(2022—2030年)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家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提出要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强交通与重要旅游景区衔接,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健全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运输服务质量。我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资源富集,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全国唯一兼具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的省份,共有A级及以上各类旅游景区624家。为串联我省优质旅游资源,满足“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出行需求,推动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支撑“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和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打造,服务文旅文创融合、乡村振兴等战略实施,特编制本规划。一、规划基础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能力充分、衔接顺畅、服务优质、智慧绿色、运行安全的公路交通网,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7万公里,路网密度达162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规模、密度等均位居全国前列。依托发达的公路交通网,全省积极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加快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推动我省由文化大省、交通大省向文化强省、交通强省转变。旅游公路规划建设初见成效。高速公路与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深入,全省5A级景区实现高速公路全覆盖,4A级及以上景区通达高速公路比例达到90%,郑栾高速尧山至栾川段被誉为“云中高速”“最美高速”,专项编制沿大别山高速公路交旅融合策划方案,高标准推进汤泉池、豫楚关等4个开放式服务区建设;普通干线公路连通景区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公路建设亮点纷呈,所有A级及以上景区实现等级公路连通,涌现出省道230(济源境)、丹江口环库公路、罗山县一号旅游公路等一批旅游公路精品工程,林州市林石公路成功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交旅融合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凝聚交旅融合发展推进合力,印发关于公布河南省首批交旅融合示范工程(景区)名单的通知,确定郑栾高速尧山至栾川段、省道312(郑州境)等12个交旅融合示范工程(景区),持续推进交旅融合向纵深发展,奋勇开创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虽然我省旅游公路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部分景区集散公路等级不高、交通衔接不畅、服务设施不足、路域环境不优、安全智慧水平不高、品牌效应不突出等问题,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仍有待加强,发展体制机制仍有待完善。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旅文创融合、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以全省多种类旅游资源分布为基础,以现有多层次公路网络资源为载体,以全省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为导向,按照专用性、安全性、智慧性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着力完善旅游公路网络布局,加快打造旅游公路品牌体系,持续提升旅游公路服务品质,全力构建覆盖全省的“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公路网,有力支撑“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建设。(二)基本原则。1.统筹全域,突出重点。统筹考虑全省旅游资源分布和开发需求,以“一河三山”(黄河、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四大板块为重点,加快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完备、覆盖全域的旅游公路网,发挥其在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支撑和先行引领作用。2.优化网络,强化衔接。充分利用现状各层次公路网络资源,提升景区通达道路等级,打通景区串联通道,构建景区旅游环线,打造“快进慢游”旅游公路网。强化与相邻省份、省内主要城市之间旅游公路设施的衔接,以及与铁路、航空、水运等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3.完善服务,提升品质。结合地形条件、建设需求,合理增设游客驿站、观景台、信息标识等配套服务设施,强化智慧化服务,完善旅游公路“深体验”服务功能,推动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转变,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号旅游公路品牌体系。4.注重生态,安全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科学确定道路技术指标,最大限度减少耕地占用和生态破坏,持续做好沿线生态功能恢复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放在旅游公路发展的首要位置,提高旅游公路安全性。5.建管并重,提质增效。坚持旅游公路建设的专用性、智慧性要求,科学实施旅游公路交通管理措施,保持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路网畅通;统筹旅游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促进旅游公路智能化发展,提升旅游公路整体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一批体现我省特色的精品旅游公路示范路,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号旅游公路品牌,基本建成贯通全域的旅游公路网,实现“十百千万做示范、一号公路成品牌”。十百千万做示范。创建10个以上旅游公路示范县,建成100个以上功能完备、智能便捷的游客驿站,推出1000公里以上全国知名的“公路旅游”特色路,构筑10000公里以上“通景、链景、融景”的旅游公路网。一号公路成品牌。“黄河古都、太行天路、生态伏牛、红色大别”四大一号旅游公路基本建成,“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号旅游公路品牌体系深入人心、叫响全国。到2030年,全面建成“贯通全域、衔接顺畅、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质”的旅游公路网,力争实现“省省通、城城通、城景通、景景通”,基本形成“交通引领、旅游主导、产业融合、文化赋能”的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河南样板。三、完善旅游公路网络布局全省旅游公路网分为主线、支线、联络线三个层次。主线服务高热度旅游区(点)集聚区间以及其与全省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板块的快速联系,以高速公路为主,承担“快进”功能;支线主要服务高热度旅游区(点)集聚区间便捷直连以及其与主线的快速联系,以普通干线公路为主,承担“集散”功能;联络线主要服务景区与支线的便捷联系,以普通公路为主,承担“慢游”功能。统筹考虑全省位于非城市建成区的413个A级景区和163个国家级重要非A景点,按照景区等级、游客数量等划分为高热度旅游区(点)、中热度旅游区(点)和一般旅游区(点)。结合全省位于非城市建成区的576个旅游景区(点)分布情况,以景定线、以线串景、连点成线,分类分级串联全省重要旅游资源,规划布局“一带一廊多环”(黄河旅游公路带,连通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的三山旅游公路廊,多条旅游公路环线)、总里程约16600公里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号旅游公路线网,基本实现高热度旅游景区(点)20分钟上高速,直接连通全省90%的旅游景区(点)。四、打造旅游公路品牌体系结合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我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挖掘文化底蕴、提升主题品质、树立精品意识,加快打造我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号旅游公路品牌体系。依托旅游资源多、聚集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一河三山”四大板块,重点塑造“黄河古都、太行天路、生态伏牛、红色大别”四大一号旅游公路品牌。(一)“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以“黄河魂、古都韵、中国情”为文化主题,弘扬黄河古都文明、姓氏文化、非遗文化、功夫文化等黄河文化,展现多姿多态的大河风光和伟大的治黄水利工程等,延续黄河历史文脉,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传承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打造“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品牌。(二)“太行天路”一号旅游公路。以“太行天路、畅享运动”为文化主题,展现太行山雄伟的地质地貌、神话传奇和原生态山水特色,弘扬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太行精神,展示太行区域独特的“红色+红叶”景观,推广徒步、攀岩、滑翔等时尚户外运动,打造“太行天路”一号旅游公路品牌。(三)“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以“生态伏牛、尽享休闲”为文化主题,展示伏牛山“一山分南北”的独特气候和富集的生态旅游资源,展现原始森林、地下河流等景观,发展天然温泉、高山滑雪等产品,培育回归自然、生态康养、调节身心、放松愉悦的旅游产品和消费需求,打造“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品牌。(四)“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以“红色信仰、绿色体验”为文化主题,展现油茶独特茶香和豫南古朴美丽的山乡风韵,弘扬传承“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着力打造红色品牌,擦亮绿色发展底色,打造“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品牌。五、提升旅游公路服务品质坚持“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原则,统筹全省旅游公路网络布局,结合沿线自然环境、景区分布、村镇规划、游客需求等因素,规划布局游客驿站、观景台、绿道、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着力提升旅游公路服务品质。(一)全面提升路域环境。巩固旅游公路路域环境治理成果,推动旅游公路廊道绿化向美化、彩化升级,打造“畅安绿舒美”的特色化生态旅游公路。1.推进路域环境精细化治理。提升普通干线公路治理水平,加强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要求,着力提升路容路貌,逐步整治普通公路两侧违法建筑,清理马路市场。2.推动路域环境美化彩化升级。依托旅游公路沿线生态自然资源、城镇村风貌等,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在旅游公路两侧路域范围内配套必要的绿化、美化、人文等景观设施,逐步实现以景引路、以路链景、以路为景。(二)系统贯通旅游绿道。统筹考虑与旅游公路主体及沿线服务设施、公共交通系统、景区之间的连通、接驳、换乘,结合景观资源、地形地质条件和游客骑行步行需求等因素,合理设置旅游绿道,着力打造“幽静、雅致、整洁、安全、活力”的旅游绿道系统。1.着力贯通各具特色的旅游绿道系统。选择旅游公路沿线景观资源丰富、游客骑行(步行)需求量较大的路段,打造具有通达、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旅游绿道,完善旅游绿道安全隔离、标志标线等设施。2.优化提升旅游绿道一体化服务体系。统筹考虑旅游绿道与旅游公路及沿线服务设施、景区之间的连通,丰富驾乘体验;持续推行“绿道+”模式,推动旅游绿道与生态修复、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等相融合,拓展游览广度和深度,提升旅游公路游憩体验功能。(三)优化完善游客驿站。坚持“因地制宜、依景而设”,以“标准化建设、多功能集成、差异化配置”为核心,在旅游公路沿线布局高品质服务游客驿站。1.合理确定游客驿站选址。结合旅游公路两侧地形地质、游客需求、交通流量、用地空间等因素,在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交通量相对较大、旅游特色明显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区域和交通转换节点等附近合理设置游客驿站,有条件时可与旅游公路养护运营场地、沿线景区服务中心等合并设置;在靠近高热度旅游区(点)的旅游公路主线上,因地制宜布局开放式高速公路服务区。2.细化游客驿站功能配置。在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游客驿站所处位置、功能需求等,统一规划、分类建设,灵活配套停车、观景、休息、购物、如厕、加油、充电、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功能。(四)统筹打造观景平台。统筹旅游公路沿线地形地貌、地域景观和文化特色等因素,因地制宜灵活设置一批观景平台,完善“融景、停驻、观赏、休憩、游览”功能。1.依景而设、因景而异,布设一批观景平台。选择视野开阔、地形较缓、地质较好、自然风光秀美、地域风貌突出的区域,或结合观景效果较好的服务区、道路养护站等设施,灵活设置一批类别多样、特色各异的观景平台。2.融景入景、可赏可停,完善观景平台功能。注重与周边风景协调融合,强化观景平台自身景观功能,满足停车观景、拍照、停歇等需求,实现“站在风景上看风景”。(五)积极推动营地建设。根据旅游公路网结构、沿线旅游资源布局,结合路线通道、资源布局特点和景区景点建设需要,建立具有接待、中转、组织等功能的自驾游营地,完善营地功能及公共服务体系。1.建设一批标准化自驾营地。参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LB/T078—2019)、《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GB/T31710.1—2015)等标准,支持知名度较高的高热度、中热度旅游区(点)建设一批标准化、高水平自驾游营地。2.推行“营地+”综合发展模式。在提供车辆停放、供水供电、加油、车辆检修、应急维修、网络等服务基础上,积极植入亲子互动、户外运动、休闲度假等业态,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3.完善全省自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营地服务旅游公路,以旅游公路带动营地发展,加强营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标准化、高水平、智慧化的自驾营地服务体系。(六)推进旅游智慧发展。按照“统一规范、层级明确、清晰智能”的要求,强化全省旅游公路引导标识系统设计与智能升级。1.完善旅游公路标识系统。依据相关技术指南、标准规范等,完善全省旅游公路指引标识系统,彰显地域自然景观、历史人文等特色,为旅游公路使用者提供科学有效、便捷智能的信息指引服务功能。2.加强标识系统智能化升级。依托旅游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和路侧空间,合理配备可变情报标识和路侧感知设备,实现对旅游公路范围内人、车、环境等的实时掌控,强化旅游公路和重点景区监控预警、救援疏散、路径引导等能力,提高旅游公路的安全性。3.打造交旅综合信息智慧服务平台。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目的地旅游动态咨询功能和服务资源,打造交旅综合服务平台,满足旅客购票、餐饮、住宿、购物、自驾租车、定制客运、预约出行等个性化、多样化旅游需求,提供普惠化信息数据服务。(七)丰富旅游服务体验。合理确定旅游公路设计主题,积极植入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旅游公路服务体验,形成一批“公路旅游”特色线路。1.建设一批特色主题公路。依据旅游公路沿线自然条件、景观特色等,建设一批历史、研学、红色、观鸟、摄影、骑行、马拉松、越野、徒步等特色主题公路,强化拓展“旅游公路+”深体验服务功能。2.探索与多类型交旅项目融合共享。加强旅游公路与水上旅游线路、低空旅游线路、特色轨道交通旅游线路、特色休闲绿道等特色旅游交通产品的互联互动,丰富旅游公路多元化功能体验。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思路,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省级顶层设计、市级组织实施、社会积极参与的推进机制。省直有关部门要建立协商机制,科学配置资源,促进政策协同。各地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旅游公路项目纳入重点工程范围,集中力量,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全力推进项目顺利实施。(二)加强要素保障。要深化投融资改革,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级财政投入保障制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资金支持,稳步加大旅游公路建设政府投资力度;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为市场化建设运作的旅游公路提供融资,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强化债务风险防控,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省直有关部门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与旅游公路规划等的协调和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将旅游公路建设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强化建设用地保障。(三)强化政策支撑。要持续完善旅游公路专项规划体系,强化规划指导作用,推动规划项目落地实施。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快出台旅游公路设计技术指南、旅游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建立完善的旅游公路管理体系,鼓励、指导各地打造一批旅游公路示范县,加快建成一批旅游公路示范工程,建立健全示范引领推广机制。(四)建立调整机制。要加强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控和绩效评估,建立规划调整机制,持续增强旅游公路建设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效。涉及规划重大事项调整的要及时向省政府报告。(五)加强宣传引导。各地政府要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形式,组织开展旅游公路精品示范线路、最美旅游公路摄影大赛等评选活动,积极推广“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一号旅游公路品牌体系,加强旅游公路宣传,营造旅游公路建设良好氛围。附件:1.河南省35条旅游公路支线路线表2.河南省200条旅游公路联络线路线表3.统筹支持地方旅游公路路线表附件1附件2附件3(来源:河南发布微信公众号)? ? ? ?OCR:IMG:平顶山 近悦 远来 JIN YUE YUANLAI LEXIANGPINGDINGSHANIMG:专栏1:“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二号旅游公路线网 1.27条旅游公路主线。规划主线主要利用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南京 至洛阳高速公路、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郑州至樂川 高速公路、浩大别山高速公路、台前至辉县高速公路、浩太行山高速公路,北京 至港澳高速公路、池至浙川高速公路、商丘至南阳高速公路、安阳至罗山高速 公路、洛阳至户氏高速公路、安阳至新乡高速公路、许昌至信阳高速公路,商丘 至登封高速公路、郑州至辉县高速公路、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兰考至原阳高速 公路、兰考至南阳高速公路、洛阳至栾川高速公路、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公路、 沿黄高速公路、樂川至卢氏高速公路,濮阳至阳新高速公路,南乐至林州高速公 路、郑州至云台山高速公路,菏泽至宝鸡高速公路、盐城至洛阳高速公路、济源 至洛阳高速公路、郑州市绕城高速公路、济源至新安高速公路、郑州至少林寺高 速公路、固始至豫皖界高速公路、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晋城至新乡高速公路、 日照至兰考高速公路、新安至伊川高速公路、焦作至唐河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路 段串联组成,快速通达全省各大旅游景区集聚地及主要旅游城市,总里程约5000 公里。打通高热度旅游区(点)集聚区间,以及其与郑州、洛阳、南阳等主要旅 游城市,“一河三山”旅游板块的多条游客主走廊,实现旅游公路与铁路、航空、 城市交通设施的有效衔接;强化我省景区与相邻省份的快速交通联系,提升我省 旅游公路辐射影响力。 2.35条旅游公路支线。规划支线主要利用G344、G311、S230、S312、S328、 S223等路段电联组成,连通红旗渠、云台山、小浪底、龙门石篇、少林寺,兰考 东坝头,神古镇、宝天曼、芒砀山、鸡公山、何家冲、许世友将军故里等高热 度旅游区(点),总里程约5500公里,其中普通干线公路3390公里,农村公路 2110公里。强化高热度旅游区(点)集聚区间以及其与旅游公路主线的便捷直连, 提高高热度旅游区(点)快速进人和集散能力。 3.200条旅游公路联络线。规划联络线主要利用大河文化绿道、沿黄旅游 道、林石公路等农村公路路段以及S205、S234等普通十线公路路段组成,连通柏 尖山、郭亮村、具茨山、韩愈陵园、石寺、杜康村、陈桥湿地、卢氏红二十五 军军部旧址、彰雪枫故居、淮源风景区、箭厂河等中热度旅游区(点),总里程约 6100公里,其中普通千线公路3060公里、农村公路3040公里。打通中热度旅游 区(点)与高热度旅游区(点)间以及与沿线一般旅游区(点)的直接交通联系, 有效连通相邻旅游区(点)及旅游公路支线,广泛覆盖全省中热度旅游区(点) 及沿线的一般旅游区(点)。IMG:专栏2:“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品牌 “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线网覆盖三门峡、济源、洛阳、焦作、新乡、郑 州、开封、安阳、濮阳等9市42县(市、区),串联函谷关、陕州地坑院、青要 山、小浪底、龙马负图寺、陈家沟、康百万庄园、少林寺,黄河文化公园、花园 口、只有河南、朱仙镇、兰考东坝头等38处高热度旅游区(点),以及三门峡大 坝、池县段村乡赵沟村、韩愈陵园、石寺、丰乐农庄、陈桥湿地等46处中热 度旅游区(点)。 规划总里程约4810公里,其中:主线16条约1620公里,支线15条约1710 公里,联络线45条约1480公里。 依托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结合黄河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出中华 古都、黄河风光、功夫体验等主题旅游线路,串联重要文化遗存,推动黄河文化 活态传承,使黄河文化旅游带成为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精神地标和情感 纽带。IMG:专栏3:“太行天路”一号旅游公路品牌 “太行天路”一号旅游公路线网覆盖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等5市 10县(市、区),串联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万仙山、八里沟、宝泉,云台山、圆 融寺、王屋山、小沟背等16处高热度旅游区(点),以及太行屋脊,庙荒村、柏 尖山、东岭后村、思礼镇水洪池村等37处中热度旅游区(点)。 规划总里程约1855公里,其中:主线9条约560公里,支线6条约625公里, 联络线36条约670公里。 依托太行山独特地质地貌,开发徒步、攀岩、滑翔等现代旅游产品,打造国 际化户外运动探险旅游区,推出“公路十旅游十运动”主题线路,拓展林石公路、 S230等主要旅游公路通道,建设徒步绿道,山地自行车道等:深人挖掘太行腹地 传统村落资源,建设传统村落连片保护示范区,丰富旅游产品。IMG:专栏4: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品牌 “生态伏牛”一号旅游公路线网覆盖三门峡、洛阳、南阳、平顶山等4市14 县(市),串联豫西大峡谷、老君山、重渡沟、老界岭、白云山、宝天曼、南召五 朵山、木扎岭、尧山、二郎山、丹江天观苑等32处高热度旅游区(点),以及卢 氏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王府竹海、嵩县两程故里、画眉谷、白河第一漂、内乡 县乍曲乡吴垭村、昭平湖、独树镇、灯台架等35处中热度旅游区(点)。 规划总里程约3865公里,其中:主线7条约940公里,支线8条约1670公 里,联络线44条约1255公里。 依托伏牛山良好生态系统,建设国民休闲旅游度假地,重点打造中医药文化 体验、温泉康养、滑雪运动等主题线路,打通山脉沟谷地区康养步道,励建设 -批生态村、康养镇、特色县,做优中医养生、温泉疗养等康养品牌。IMG:专栏5: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品牌 “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线网覆盖南阳、驻马店、信阳等3市22县(区), 串联蚜山、铜山、鸡公山、郝堂村、灵山、何家冲、大苏山、鄂豫皖苏区首府、 许世友将军故里、金刚台猫耳峰、西九华山等16处高热度旅游区(点),以及华 夏治铁文化园、竹沟镇、石柱山、淮源风景区,四望山、箭厂河,田铺大、汤 泉池、丁李湾、西河古村、毛铺大湾、黄柏山等49处中热度旅游区(点)。 规划总里程约2760公里,其中:主线6条约660公里,支线4条约770公里, 联络线44条约1330公里。 依托大别山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结合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打 造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茶旅融合等主题线路,做强红色研学、茶食品鉴等产 品,打造一批红色游客驿站、营地,建成全国知名的红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红色 文化传承区;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和集中连片的传统村落资源,打造一批体验式 “慢生活”主题线路。IMG:河南省35条旅游公路支线路线表 点 起点 规划里程 路线编号 终 (公里) 林州红旗渠 济源豫晋省界 支01 431 支01(辉县市洪洲乡) 支02 支01(林州合润镇) 135 支03 凤泉区新乡西收费站 支02(辉县张村乡) 35 支04 支03(卫辉太公镇) 比干庙 11 规划安阳至新乡高速鹤壁 支05 祺滨区上峪乡柏尖山村 27 西互通 支06 支01(博爱县柏山镇) 支01(沁阳市山王庄镇) 42 支07 兰考豫鲁省界 灵宝豫灵镇豫陕省界 603 规划兰考至原阳高速公路曹岗 支08 台前吴坝镇豫鲁省界 217 互通 清丰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 支09 支08(范县辛庄镇) 47 地旧址纪念馆 台辉高速县东收费站 滑县道口镇 支10 25 支线7(灵宝函谷关镇) 规划许昌至信阳高速公路 支11 737 楂蚜山互通 支12 支线11(灵宝函谷关镇) 支线7(陕州区张湾乡) 130 支13 支07(池黄河丹峡) 支07(新安石寺镇) 123 支07(孟津朝阳镇) 孟州韩愈陵园 支14 32 支15 支07(巩义河洛镇) 支07(巩义河洛镇) 208 支15(登封大金店镇大金店 支16 宁洛高速小屯收费站 56 村) 联149(周口野生动物世 支17 支15(登封告成镇) 328 界) 支18 支17(禹州磨街乡) 支17(郏县龙山街道) 33 支19 支18(郏县安良镇) 郑栾高速禹州南收费站 26 支18(郏县白庙乡) 郏县家头镇 支20 10 小商桥 支21 安罗高速陵北收费站 85 中华路收费站 支22 刘寨镇吕楼村 32 郑州绕城高速大学南路收费站 支22(新郑郭店镇) 支23 20 支7(中牟县万滩镇) 支9(龙亭区水稻乡) 支24 102 永城芒砀山 支25「夏邑收费站 118 支26 卢氏收费站 卢氏收费站 709 支27 天池山 支26(陆浑水库) 38 支28|支线26(嵩县库区乡) 伊川万安山 105 支29 九龙山收费站 重渡沟收费站 29 支30 老界岭收费站 老界岭 8 支11(夏馆镇) 支31 支32(丹江大观苑) 96 豫鄂省界 荆紫关镇法海寺 支32 188 规划许昌至信阳高速公路蚁蜂 支33 金顶山 1 互通 规划许昌至信阳高速公路薄山 支34 固始收费站 629 互通 支35 支线34(新县苏河镇) 支线34(光山白雀园镇) 99IMG:河南省200条旅游公路联络线路线表 路线编号 点 规划里程 起 (公里) 规划沿太行山高速公路任村 联001 林州任村镇后峪村 互通 联002 支01(林州任村镇) 林州任村镇豫晋省界 32 林州万宝山 联003 支01(林州任村镇) 17 支01 (林州任村镇) 联004 支01(林州太行大峡谷) 92 联005 支01(林州城郊乡) 林州黄华神苑 联006 林州收费站 林州天平山 18 联007 支01(林州合润镇) 林州洪谷山风景区 联008 水冶收费站 安阳县马氏庄园 10 联009 支02 (林州东姚镇) 汤阴汤泉湿地公园 50 联 009(鹤山区鹤壁集 联010 联009(鹤山区姬家山乡) 31 镇) 联010(鹤山区姬家山乡) 中国安阳腊梅园 联011 31 联009(林州东姚镇) 联012 支02(林州五龙镇) 17 联013 联009(山城区尚书府) 支05(洪滨区上峪乡) 15 联014 支05(洪滨区桑园小镇) 洪滨区上峪乡老望岩村 3 规划安阳至新乡高速公路鹤壁 联015 支05(洪滨区上峪乡) 3 西互通 联016 支 05(洪滨区金山办事处) 金山旅游区 3 支05(庙口镇) 支10(浚县卫溪街道) 联017 44 规划安阳至新乡高速鹤壁 联018 支02(林州市五龙镇) 32 西互通 联019 联018(洪县黄洞乡) 支02(卫辉市狮豹头乡) 14 联020 联021(洪县灵山街道) 联018(洪县黄洞乡) 17 联021 荆柯冢景区 台辉高速灵山互通 22 规划安阳至新乡高速安都 联022 联021(洪县北阳镇) 互通 31 支02(卫辉狮豹头乡) 联024(卫辉狮豹头乡) 联023 15 支02(龙卧岩) 联025(辉县南村镇) 联024 45 联025 联026(辉县市南寨镇) 支02(辉县市高庄乡) 31 联026 支02(林州市五龙镇) 辉县市南寨镇齐王寨村 42 联027 支01 (林州原康镇) 林州原康镇豫晋省界 8 联028 支10(任山街道) 泥咕咕第一村杨屯景区 1 联029 支10(任山街道) 东小庄村 5 联030 浚县东收费站 内黄南收费站 29 联031 内黄南收费站 支09(濮阳县清河头乡) 45 联032 濮阳北收费站 东北庄杂技小镇 7 联033 支09(清丰双庙乡) 虎文化产业园 联034 范县收费站 支08(陈庄乡) 14 支01(辉县市薄壁镇) 联035 辉县市海壁镇豫晋省界 23 联036 支01(修武岸上乡) 修武一斗水村 22 支01(金岭坡太行艺术小镇) 联037 修武东岭后村 14 支01(山阳区太行街道) 联038 规划延太行高速公路西村互通 14 规划延太行高速公路西村互通 联039 支01(中站区许衡街道) 47 联040 支01(修武县西村乡) 东交口村 2 规划延太行高速公路焦作北 支01(解放区上白作街 联041 道) 2 互通 联042 支06(博爱县柏山镇) 月山寺 3 联043 支 01(中站区许衡街道) 支01(博爱许良镇) 35 规划延太行高速公路九里沟 联044 水洪池村 19 互通 规划郑州至辉县高速公路太山 联045 刘庄 互通 联046 支08(长垣武邱乡) 联058(封丘荆隆宫乡) 105 联047 黄河故道森林公园 联046(延津县司寨乡) 20 联048 支11(灵宝市焦村镇) 豫灵收费站 77 联049 支11(灵宝市朱阳镇) 朱阳镇两岔河村 34 三门峡东收费站 联050 支12(庙上村) 27 联051 池收费站 苏秦村 14 联052 支13(池段村乡) 赵沟村 16 支07(新安正村镇) 联053 支13(池任村乡) 64 联054 支13(新安石寺镇) 有生工矿园 5 联055 支13(新安石寺镇) 新安北治镇甘泉村 6 规划济源至新安高速黛眉 联056 支07(新安石井镇) 51 山互通 规划济源至新安高速黄河三峡 联057 邵原镇院沟 15 互通 规划兰考至原阳高速潘店 联058 支01(济源下治镇) 333 互通 联059 联058(济源大峪镇) 联058(济源坡头镇) 64 联059(济源城镇) 支14(孟津吉利乡) 联060 14 联061 联062(温县温泉镇) 联058(温县赵堡镇) 16 支07(巩义河洛镇) 联062 小麦博物馆景区 22 联063 联058(武陟应观乡) 圣博健康产业园 12 联064 支07(惠济区花园口) 平原新区西收费站 12 规划兰考至原阳高速公路 支 07(中牟狼城岗镇) 联065 20 梁寨互通 联066 支07(新安正村镇) 联062(巩义河洛镇) 155 支07(巩义河洛镇) 联067 支07(荥阳广武镇) 52 联068 支07(巩义河洛镇) 高山镇石洞沟村 7 联069 联067(荥阳广武镇)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 5 联070 支07(孟津朝阳镇) 石碑凹村 17 联071 洛阳东收费站 龙门石窟 30 联072 支28(伊川吕店镇) 伊川建业绿色基地 8 联073 支28(伊川县平等乡) 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43 联074 支15(巩义大峪沟镇) 雪花洞 21 联074(巩义市小关镇) 支15(偃师市府店镇) 联075 38 联075(巩义市夹津口镇) 联076 支15(登封市少林街道) 41 联077 支15(荥阳刘河镇) 里山明月景区 3 联078 支15(新密米村镇) 朱家庵村 3 联079 新密西收费站 支15(新密米村镇) 4 联080 支15(荥阳崔庙镇) 陇海西路收费站 23 联081 樱桃沟收费站 支23(黄帝千古情) 17 联082 兰考收费站 支07(兰考县东坝头乡) 29 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兰 联083 支11(卢氏徐家湾乡) 26 草村)IMG:统筹支持地方旅游公路路线表 规划里程 路线名称 起 点 终 点 (公里) 红旗渠大道西延旅游 支1(红旗渠大道与联 004(Y024 太 公路 林石公路交叉口) 行大峡谷环线) 石椹线(桃花谷至南 联 002(白家庄 谷洞水库坝至任马 )太行屋脊 14. 7 村 线)旅游公路 合涧镇庙坪至石板沟 支1 (林州合涧镇) 5302 23 至小寨旅游公路 焦作沿太行旅游公路 |联 039(修武西村 支 06(博爱寨豁 30 (S230) 多) 济济源王屋山至九里沟 菏宝高速王屋山收 X001下治镇 旅游公路(S230) 5 费站 S310 小沟背旅游 双房村 菏宝高速邵原收费站 公路 养子沟至大清沟乡旅 重渡沟收费站 养子沟收费站 22 游公路 白龟湖西环线旅游 联108(鲁山磅子营 新华区应滨乡 乡 1 公路 支32(浙川大石 支32(浙川马瞪镇) 丹江北环线旅游公路 65 桥乡) 鸭河口至南召五朵山 G207 鸣河口水库 8.4 |旅游公路 |南召五朵山至广泉谷 送115(镇平石佛寺 支 11(南召五朵 70 至云露山旅游公路 镇) 支11(南召板山坪 联100(内乡七里 天云村旅游公路 12 25 镇) 坪乡) S328 伏牛山风景区 支11(西峡县双龙 支31(内乡板场 13 旅游公路(夏馆至双 镇) 乡) 20 龙段) 城楚长城旅游公路 联 109(方城独树 联103(叶县常村 10 (Y012) 镇) 镇) 方城红二十五军长征 联 109(方城拐河 联103(鲁山让河 15 34 旅游公路(S233) 镇) 乡) 方特熊出没度假区旅 联161(驿城区胡庙 方特 游公路 乡) 8 G220 豫皖界至平安 联200(淮滨滨湖街 G220豫皖界 8.1 大道旅游公路 道) 出山店水库环湖旅游 支34(沥河区平昌 |支34(河区吴 1 23 公路 关镇) 家店镇) 平桥区 X004 环大别 支34(平桥五里店 五里店街道沥河 山旅游公路 街道) 南路 5 联178(光山弦山街 潢川春申街道 沿潢河旅游公路 26 道) 双柳至洪山寨至 联187(商城县汪桥 潢川县江家集镇 镇 22.7 S214 旅游公路 映山红经徐寨至老街「联169(桐柏县城郊 豫鄂省界 21 旅游示范路 乡) X043 线桐柏县朱庄 联168(桐柏大河 联167(桐柏红叶) 至黄岗旅游示范路 镇) 41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