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来源:人民日报OCR:IMG:平顶山 近悦 远来 JIN YUE YUANLAI LEXIANGPINGDINGSHANIMG:新冠防护必知的 40个知识点 新冠病毒 斤冠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和进化 01 应能力,会在今后的持续传播中不 断发生变异。 目前,虽然观察到新冠病毒多次变 异,出现了传染性增强、毒力减弱的 02 现象,但还不能将这些现象 单地归 不确定性,无法预测,需要进一步监 测研究 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速度,受到 病毒传染性、 人群易感性 0 人群流 等多种因素影响。 新冠病毒虽然在冬季更易流行,但在 炎热的夏季也能出现较大的流行峰, 04 特别是新的变异株出现时。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传染期,主要是在 05 替伏期末以及发病的一周之内。 新冠病毒感染者“复阳”现象比较少 见,“复阳”后病毒核酸载量低,传 06 染性极低。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传染性与呼吸道中 病毒载量有关,特别是与咳嗽,喷嚏 07 等有利于病毒排出的呼吸道症状密切 相关。 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后,短期内再次 08 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小。 植着时间的延长,新冠病毒感染者再 惑染的风险会升高。这与新冠病毒感 染后所诱导的保护性抗体衰减、病毒 变异等有关。 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免疫和加强免 10 疫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更 短,病情更轻。IMG:日常防护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保持1米以上安 11 全距离,特别是在排队、付款、交 谈、运动、参观、购物等场景下。 同时佩戴多个口罩不能有效增加防护 效果,反而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 12 坏口罩的密合性。 可以在天气晴朗、室外温湿度适宜的 13 情况下多开窗通风。每天可通风2-3 次,每次30分钟。 家庭环境应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 为辅。如家中没有感染者,做好家庭 14 日常清洁即可。 家庭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是醇类消毒剂 (75%乙醇)和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 15 严禁不同种类的消毒剂同时使用或者 混合使用。 新冠病毒感染高发期,外出回到家 后,应换鞋、脱外套。外出随身携 16 带的包与物品,例如手机、钥匙 等,可喷洒75%酒精或用酒精棉片 擦拭消毒。 疫情高发期感染人数较多,如果家 人、朋友、同事等被自己传染,也不 17 必愧疾自责。如出现心理问题,可多 交流沟通,或到心理和精神卫生专业 机构咨询或就医。IMG:+ 防治就医 如果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建议居家观 18 蔡治疗。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 新冠病毒感染者自行服用对症治疗药 物前,须确定药物在保质期内,仔细 19 阅读药物说明书,有用药禁忌或顾虑 时,可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一般不推荐使用消炎药。但如果出现 20 持续咳黄痰、高热不退等情况,应及 时去医院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 服用消炎药。 如果症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气 促、基础疾病加重等,及时到医院 21 就诊。 普通门诊就诊前,尽量通过微信或电 22 话预约挂号,并按预约时间段准时就 诊,减少排队和人员聚集。 如需住院,非必要,家属不陪护。 如果确需陪护,尽量固定陪护人 23 员,陪护人员不离院,尽量降低交 叉感染风险IMG:特殊人群 儿童 儿童发热时,2-6月龄儿童推荐使用对 乙酰氨基酚,6月龄以上儿童可使用对 24 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2月龄以下儿童 发热不建议使用退热药,应及时就医 或咨询医生。 如果要给孩子服用感冒药,尤其是复 方感冒药,一定要了解药物成分是否 25 与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成分重合,以 免过量使用对孩子造成损害。 孩子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用药 26 应规范谨慎,遵医瞩,认真阅读说 明书。 老年人 27 血氧饱和度小于93%应及时就医。 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 28 毒后不要随意停用长期服用的慢性病 治疗药物,以保证基础病病情稳定。 孕产妇 目前的证据不支持新冠病毒可引起母 胎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新冠病毒后, 29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引起肺炎、缺 氧等表现,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 影响。 自前的证据不支持新冠病毒可通过母 30 乳传播,孕产妇感染新冠病毒或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后较长一段时间,母乳 中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呈高水平,母 乳喂养对新生儿有保护作用。感染新 冠病毒在传染期内的产妇,优先推 荐挤出母乳后由他人间隔哺乳。IMG:疫苗接种 目前,我国内地已经获准上市应用的 斤冠病毒疫苗主要有:①新冠病毒灭 舌疫苗;2新冠病毒重组蛋白疫苗; 3腺病毒或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目前研究显示,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持 续时间较长、受病毒变异影响较小,因 32 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预防重症和 死亡的效果明显而且比较持久。 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覆盖范围为3 岁及以上人群。 对3-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目前已 实施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基础免疫接 34 种,为18岁及以上人群提供了基础 免疫和加强免疫接种。 我国不同技术生产的新冠病毒疫苗的 免疫程序不同,接种疫苗应按照规定 35 的程序,及时、全程接种才能达到预 期效果。 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率、病死率较高 的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 36 者,这两类人群最需要接种新冠病 毒疫苗。 已完成初始全程免疫(基础免疫)满6个 月的18岁以上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 满3个月)推荐接种第一剂加强免疫。 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可以获得更好的 保护效果。 现阶段,60岁以上老年人、具有较 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免疫力低下人 38 群及感染高风险人群可在完成第一 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的基础上,接种 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疫苗。 建议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与第一剂次 加强免疫接种时间间隔六个月以上。 如果经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明确近 期曾感染过新冠病毒,暂不接种新 40 冠病毒疫苗。自前的规定是,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应与感染时间间隔6个 月以上。 来源: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感染防治百问百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