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闻
详情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OCR:IMG:平顶山 近悦 远来 JIN YUE YUANLAI LEXIANGPINGDINGSHANIMG:恢夏期实用指南来了! 这10点很重要 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虽然已转阴但机 体尚未恢复到病前水平,需要1-2周甚至更长 时间才能完全缓解。这个阶段,如何做好自 我健康管理?一图了解! 可少量多餐进食,注意饮食 应定时定量 恢复期用 饮食的 5点建议 保持食物的多样化,注意荤 素兼顾、粗细搭配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油炸油腻食物。 保证饮水量 建议每天至! 喝或 不喝含糖饮料。 由烟、 重基础疾 病,建议戒烟、限酒。 第1阶段 如:呼 恢复期 拉伸和 运动锻炼 5阶段” 而且每一次都应保持 第2阶段 例如:散步、 园艺工 恢复期的运动锻炼 的锻炼时间增加 可以分为5个阶段 0-15分钟 还渐进行,每个阶 段至少保持7天才 第3阶段 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活动。例如:快 曼跑、引入 第4阶段 和运动技巧的中等 具有协调 例如: 自行车 注意:如果感到有困难 第5阶段 或者症状出现倒退,可 到基线练习。恢复感染 以退回原阶段。 向的正常锻炼、体育 运动、活动IMG:急性发热症状消退后,如体力 恢复期 允许可以洗澡,但应尽量缩短 洗澡时间,避免蒸桑拿。 洗澡 注意事项 洗浴时一定避免受凉,注意室 内温度适宜,洗澡水温不宜过 高。 洗澡后及时补充水份和能量。 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 者,在急性感染期和疾病恢复 早期,尽量减少洗澡。 补充足够水分,全天少量 恢复期 多次进水。 咽喉疼痛 如何缓解? 不要使声音紧张。不要用耳 语音量说话,因为这会使声 带紧张,也尽量不要高声说 话或喊叫。 新冠病毒感染可引 起咽喉疼痛和咽喉 部积痰的感觉,需 要经常清噪,还可 吸入蒸汽(用毛巾遮盖头部 能会出现声音微 后从装开水的杯中吸入蒸 弱、带端气声或沙 汽)10-15分钟,可以缓解干 哑。建议: 燥和滋润声道。IMG:般的轻度咳嗽可以不予治 恢复期 疗。 仍有咳嗽 如何缓解? 若痰多或痰不易咳出,可服 用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 索、按柠胶囊、羚甲司坦 等祛痰药。 如咳嗽以干咳为主,可服用 咳嗽是机体重要的 右美沙芬、复方甲氧那明胶 防御性反射,有利 囊、抗组胺药等。条件允 许,可进行雾化治疗。 于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和有害因子。其 恢复需要一个过 若咳嗽严重、影响日常工作 程,大概已周到4 或睡眠,或持续3周以上, 周。建议: 建议到医院就诊。 每天刷牙两次,确保口腔 恢复期 卫生。 嘎觉、味觉 恢复实用方法 进行觉训练,包括每天闻 柠檬、玫瑰、丁香等,一天 两次,每次20秒。 大多数嘎觉味觉下 降,会在新冠病毒 感染后一个月内 复。如果出现嘎觉 如持续3-4周仍无恢复,建议 或味觉下降,可以 口腔科、耳鼻喉科门诊就诊 进行以下尝试: 评估。IMG:注意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 离、戴口罩、勤洗手等,保证 慢性病患者 充足的睡眠,增强营养摄入, 避免剧烈运动。 恢复期 注意事项 如果原发病稳定,仅有病毒感 染症状,且生命体征平稳,可 居家自行对症治疗,但切勿自 行调整当前原发病用药,可远 程医疗就诊调整治疗原发病药 物或取药。 对于紧急情况或者线上诊疗难 以解决的问题,可以于定点医 院或上级医院诊治。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 压、体温、呼吸、心率、血氧 饱和度、尿量等,帮助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 做到作息规律,保证充足 恢复期 睡眠,适度锻炼、读书、 听音乐等,保证饮食健 紧张焦虑 康。特别不要试图通过烟 酒来缓解紧张情绪。 怎么办? 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与他人 多交流,相互鼓励,相互心 理支持,转移注意力。 可以进行呼吸放松训练、有 氧运动、正念打坐、想等 方式来调适情绪。IMG:物体表面 桌椅、家具、 门把手、水龙头 等物体表面, 有污染物时应先 居家消毒 清理污染物,再用500mg/的 建议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也可选 择刺激性小的季铵盐消毒液, 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手机、遥控器、鼠标等小件物 品可用酒精湿巾擦拭消毒。 恢复期后应加强室 内通风,做好重点 餐(饮具) 区域和使用过物品 先清洗后消毒,首选煮沸消毒 的消毒。 15分钟,也可用500mg/含氯 消毒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 水洗净。 衣服、被褥、毛巾等纺织品 注意:不直接使用消毒 可煮沸消毒15分钟或使用加热 剂对人体进行消毒,不 水洗,保持56℃C以上30分钟, 在有人条件下对室内空 也可用1000mg/L的季铵盐类 消毒剂或其他衣物消毒液浸泡 气进行消毒,不使用酒 30分钟后,按常规清洗。对于 精对空气消毒,不进行 不能水洗的织物可以室温静置 大面积消毒。 7-10天。 在返岗工作之初,从较轻 的工作开始,逐步恢复到 返岗工作 常态工作量和工作状态, 避免紧张、加班、熬夜等 注意事项 行为。 如有可能,可午休20.30分 钟。 由于个体存在体质、年龄、 病情等差异,恢复时间也会 存在差异,因此恢复工作是 循序渐进的,强度以不感到 疲劳为标准。 第一版》《北京 @人居日报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