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杨晓宇简介杨晓宇,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原市文明办副主任,市首批学术带头人和市科技拔尖人才,兼任河南省墨子学会副秘书长、市三苏文化研究会会长、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观音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等许多社会团体职务,创办主编了市第一种社科理论刊物《求索》和第一本诗词楹联文学刊物《鹰城诗联》杂志,出版有诗联集《心路》、《鹰城步韵》、文艺评论集《走向缪斯》、长篇小说《龙啸中原》及《大香山与汉传观音》等文史专著十五部。回看平图六十年杨晓宇今年,是平顶山市图书馆建馆60周年。这是平顶山市这个古地新城的一个文化盛典,是每一位鹰城儿女都值得庆贺的事情。自古以来,藏书存史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需要,从东周史官官署设置、春秋稷下学宫到现代三馆建设,中华民族有文字记载的馆藏历史,就长达三千余年之久。王子朝奔楚,是带着东都洛阳周王室一大批亲信随从的,其中就有史官老子李耳所携带的王室馆藏的大批典籍文献,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三皇五帝时代的历史记录,要不然,楚灵王也不会夸赞他的左史倚相能读这些古籍。甚至包括老子的《道德经》文稿,也是那时候出现的。所以说,典籍珍藏是保护和延续人类文化脉络的大事情。特别是进入到现代社会,图书馆更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发展的软实力。大到一个国家,中到省、市、县,甚至是一乡一村一户,一校一企一单位,都需要有自己的图书馆或阅览室。我们的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创建,图书馆、阅览室就是必备条件之一,充分说明了图书馆藏建设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人来说,六十花甲时间不算短;但作为一个市级图书馆,从初创到形成规模,走完一个甲子路程,也只是迈向青春年华的第一步,正值前景辉煌生机勃勃的时期。回看平顶山市图书馆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初创、发展、辉煌这么三个阶段。初创阶段:平顶山市图书馆,是在本市建置5年后才设置的。当时,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国民经济正在恢复。作为新兴煤炭城市的平顶山,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更是难上加难,根本不像一个城市。有一首民谣形象地说明了平顶山市区当时的状况:“一条半街仨岗楼,公园栓个瞎眼猴,城角座个四棚楼。”无论是政府、煤矿或者是每一位市民群众,都在为如何能发展经济、填饱肚子费心劳神。平顶山市图书馆能在国计民生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建立,说明了当时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这个历史文化意义不可小觑。也可以说,平图在这个时候诞生,是受命于危难之中。它对现代平顶山市的文化大市地位,起到了基础作用。但接下来的历史风云,对这棵刚刚扎根萌芽的文化幼苗,进行了猛烈的洗礼。那就是“文革”十年动乱的冲击。平顶山市又是当时的一个重灾区,很难让图书馆这个“封资修”“藏污纳垢”之地存在下去,于是就有了撤销恢复,恢复撤销的拉锯战,待到改革开放后,才重新获得新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后,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也促使平顶山市图书馆换发了巨大生机。我是1983年来到平顶山的。记得当时要写一篇文章,应付省委组织部干部正规化理论教育的征文活动。因为手头资料有限,就想到了去市图书馆查一查,看有没有可以用到的数据。当时的图书馆,在中兴路西,破旧楼房里的几间屋子,摆放着一些书架,书架上的书籍,稀稀落落落满灰尘,与想象中的市级图书馆的模样太不相称。找了半天,也找不到要用的东西,只好怏怏而归。此后数年,市图书馆才有了一些发展。直到进入九十年代,平图才真正有了大的飞跃,搬进了新址,也增购了一大批图书。但与生机勃勃的城市建设相比,还是差了很大一截子。辉煌阶段:这个阶段,是在新千年之后。平顶山市图书馆搬进了位于湛南路的平顶山市文化中心。但刚开始时,与剧团、群艺馆等同院同楼,极大影响了图书馆幽静、典雅的阅读环境。其后剧团外迁,才还给了图书馆一方宁静。也腾出了大量空间,为图书馆强有力发展提供了条件。加上新城区市文化艺术中心的落成,群艺馆等单位的搬出,现在的图书馆真正具备了图书馆的规模。可以说,这时候的图书馆,才使平顶山市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此后,新城区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又适应城市需要,辟出楼层建立了新城区图书馆分馆,基本上满足了新区群众的借书和阅读需要。如今的平图,正在紧追时代的步伐,不断进行着藏书建设和系统完善。如为了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与两个本科院校图书馆协作,作为平图分馆挂牌,扩大了业务和影响;为促进城乡文化发展,帮助建立一大批农村书屋和城市书屋,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购置了大批书籍,扩充了馆藏,特别是珍藏了大型古书《四库藏书》,成为镇馆之宝;为发展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特辟地方文献室和家谱家训专柜,为本市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研究、整理、利用提供了宝贵资料;开设了学术报告厅,每年邀请市内、市外专家学者讲授各类文化知识,扩展了图书馆业务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时开展诗词、经典诵读等知识文化活动。近年,由于网络和数字经济文化发展,数字图书馆写入了各地的发展规划。平图也积极参与其中。一是与全国各大图书馆联网,建立数字图书馆。二是与文化公司联合,不断推出本地经济文化视频阅览产品,让世界了解平顶山,也让平顶山走向世界,真正使平图成为宣传本地经济、文化、历史、科教的大窗口。总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六十年发展的平图,历经风雨征程之后,已经迎来了现代的辉煌。这些辉煌的背后,有着一批不甘寂寞,勤劳奉献的平图群体,也站立着一批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是他们的不断努力,才架起了人们心中一道知识文化的亮丽彩虹。感谢他们,祝福平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